怒斥海底捞涨价的年轻人其实半夜都在排队

时间: 2023-10-08 09:52:40   来源: 企鹅电竞pc-制作

  前两天,同事组团去吃海底捞,还是那几个人,还是那几个菜,可是大饱口福后却傻了眼。

  米饭7元一碗,调料10元一份,最夸张的是半份土豆片13元,差不多一片平均下来要1.5元。可能用不了多久,土豆的种类中就会多出一种名为海底捞土豆的品类。

  海底捞上市之际,总共募集了73亿港币,其中6成(也就是四十多亿)都决定用来扩张,在这一年之内共开新店300余家,近乎翻倍。

  可是根据近期公司的财报显示,这些钱基本都花光了,另外,为了对抗新冠疫情,海底捞还在银行贷款了21亿。

  在过去的几年里,海底捞绝对是餐饮界的顶级流量,这种顶级并不是依靠购买,而是群众自发帮其宣传。

  通俗理解就是出现在朋友圈次数最多的餐饮就是海底捞,无论是喜爱还是讨厌,对大多数人来说,提及火锅就能想到海底捞。

  不仅是翻台率,扩张门店还需要雇佣员工,海底捞现在员工大概有10万人,去年一年的人力支出就高达80亿。

  疫情让海底捞停摆50多天,不少人也预测这场疫情会让海底捞今年的收入至少减少50亿。

  收入减少、海底捞又遇到锅生瓶颈,在大量支出和还债的双重压力下,海底捞决定在消费者身上找回损失。

  官方给出的消息是,由于食材限制,北京地区平均涨价6%。不过这个平均6%的说法就很有门道,如果100菜品,10个点单率最高的涨价60%,也叫平均6%。

  怪不得大家都在口诛笔伐,甚至在评论结尾还加一句海底捞也没有多好吃啊,也配涨价?

  其实不仅是海底捞,还有很多其他明星餐饮也都涨价了,比如前阵子还哭闹着要破产的西贝莜面村。

  但是其实大多餐饮现在的状态还是打折吸引顾客促进消费,嘉和一品和旺顺阁就表示所用的食材没什么影响,暂时不考虑涨价。

  肯定不是,因为2003年非典之后,报复性消费就不太明显,如今各行各业停摆2月,消费者的收入肯定也有所影响,产生报复性消费的可能性并不高。

  也不尽然,好吃本身就因人而异,众口难调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而由于疫情的关系,海底捞的招牌服务也没了。

  记得上次朋友生日临近,决定请他去海底捞快乐一下,点餐的时候,悄悄的告诉服务员今天是朋友的生日。

  没过多会,小姐姐就带着一队人叮叮咣咣的过来了,一边唱生日歌一边奔着我朋友就过去了。

  至于后来发生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一直没有忘记当时他眼里的星河,以及我俩微信对话框多出的那个红色感叹号。

  有朋友告诉我,如果去吃海底捞一定要点一份扯面,不然这趟海底捞就没有灵魂。

  全程没办法挪开眼睛,对于吾等小脑不发达的人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目睹完整个过程后,朋友直呼内行,差点追过去要签名。

  不过隔壁内桌好像就没那么幸运了,一份扯面,有好几根都扯到我们这桌了,真不知道我们是不是赚了。

  如今大家又争相去海底捞排队,除了去给朋友过生日和看扯面小哥跳舞外,还有很多其他原因。

  疫情导致大多数人长时间无法与朋友见面,如今餐饮行业开门,约出来吃顿饭是少不了的。那么整体来说,餐饮行业肯定爆单,但并不会产生报复性消费。

  另外,伴随着选择恐惧症的产生,年轻人在跟吃相关的思考力更加薄弱,基本不会逃过火锅、烤肉、随便三大类。所以背靠顶流的海底捞,自然成为大量年轻人的首选。

  习惯性消费是这代年轻人具备的不二特征,而且这种习惯并不会因为微小的涨幅发生改变。比如讨价还价这个词基本就不跟年轻人沾边,其本身对价格就没那么敏感。

  消费意识,商家能真正做到顾客就是上帝,让消费者有被服务的意识,是当代年轻人最需要的。

  海底捞虽然没那么好吃但也不难吃,加持其具备一定的特色和档次,顺其自然的成为了年轻人在社交过程中的一环。

  大多数年轻人选择继续选择海底捞,是不想在社交的过程中踩雷,去试错其他餐饮店。久而久之,消费者和海底捞相互扶持,成全彼此,一个成了行业标杆,一个获得了社交满足。

  所以,短期来说,海底捞确实可以依靠自然优势、社会背景以及其他借口报复性涨价,因为消费者还会买账。

  但是据了解2020年还会继续扩张市场,所以想要获取更多消费者的认同和支持,涨价这种事最好还是少做,毕竟海底捞已经不便宜了。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