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甘肃大云寺遗址惊现北朝隋唐佛像窖藏

时间: 2024-04-20 18:59:17   来源: 企鹅电竞pc-制作

  本报兰州1月29日电(记者陈宗立)甘肃泾川大云寺遗址近来发现一处数十尊佛像窖藏,其间出土最大的佛像为高1.65米真金贴面头像。一同在佛像窖藏东面、北面发现地宫2处。这是“丝绸之路”上稀有的文明珍宝,为证明唐代、宋代大云寺及前身隋代大兴国寺的完好前史供给了丰厚实证,更为揭开历经几个朝代精巧佛像会集窖藏的前史隐秘供给了可贵的前史信息。这些出土的佛像均为手艺雕琢,属艺术“孤品”,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前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西北大学的考古专家觉得,金佛问世属严重文物发现,具有申报“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条件。

  大云寺地宫和14枚佛祖骨舍利48年前被发现,成为当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1964年10月,泾川县乡民在翻地时发现了大云寺地宫。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开掘地宫的过程中,又发现了盛放舍利的石函、鎏金铜匣、银椁、金棺、琉璃瓶五重套函,琉璃瓶内盛装14枚来自印度的佛祖骨舍利,并在隋代石函四周题刻铭文。据史料记载,泾川的舍利是公元601年从印度引入后,隋文帝命令建塔供养的。公元694年,武则天敕令各州建大云寺收藏《大云经》,泾州改建大兴国寺为大云寺。专家觉得,泾川大云寺塔基地宫和舍利石函中的金银棺椁,最早将华夏传统的棺椁葬制归入释教,改变了印度用罂坛盛放舍利的方法,创始了用棺椁瘗葬舍利的先河,反映了唐代在舍利瘗葬制度上的划年代革新。这次开掘是当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为了给14颗佛祖舍利落户,甘肃省筹资8000万元,在大云寺旧址建筑了大云寺博物馆一期工程,2009年1月14日本报曾刊发《大云寺博物馆一期工程竣工甘肃为14颗佛祖舍利落户》报导,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其时考古发现状况。

  此次严重发现的时刻是2012年12月31日。当日,泾川县城关镇在建筑路途时,在大云寺地宫东侧发现一处数十尊佛像窖藏,当即中止施工,陈述县委县政府及县文物主管部分,并逐级向平凉市委市政府和省市文物部分报告。有关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先后赶赴现场实地检查,并对现场维护作了具体安排,保证文物安全。

  从发现现场和开始发掘整理状况看,窖藏内造像自上而下呈层级型,整体呈南北向,窖坑边缘及土色向四方延伸,容积尚不清楚。窖藏内有石质立佛、坐佛、佛龛、佛座、菩萨、罗汉、释迦多宝说法造像碑、石莲花、经幢部分;以及陶法器、碑文、佛身,有砖雕、简瓦、瓷片、砖瓦、高约30厘米的金冠菩萨头像等,最大的佛像为线米,最小的头像直径缺乏5厘米。造像质地有砂质岩、灰陶、青石灰、陶质泥塑等,部分佛像的衣褶和菩萨冠饰贴金,大多数有彩绘,雕琢刀法精密,造型精巧,生动逼真。

  2013年1月11日,在对窖藏佛像周围现场进行场所整理时,又发现1.6米高的佛像露头,疑为另一处佛像窖藏。在佛像窖藏东面、北面3至5米处共发现地宫2处,其间东面地宫一处33.3×33.3厘米的砖刻铭显现:“大宋大中祥符六年”、“泾川龙兴寺”、“诸佛舍利二千余粒并佛牙佛骨”等记载,一同出土的还有陶棺、琉璃瓶,陶棺内有疑似木棺等。现在省文物局专家正在整理发掘,窖藏北穹隆顶地宫尚待整理。

  据专家和省、市、县专业技术人员开始揣度,这些佛像的造像年代前后联接,跨过北魏、隋代、唐代到宋代多个朝代,其间以北朝、隋唐特征最显着。甘肃省文物局专家觉得,此次出土文物包含了石刻造像的一切类型,归于严重考古发现;一同重新发现的地宫陶棺和砖刻铭记载判别,“大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时,大云寺还存在,名“龙兴寺”,陶棺中有佛舍利、佛牙佛骨。

  泾川县地处甘肃省东端,是西出西安的重要通道。隋唐时期古泾州曾昌盛昌盛,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具有战略方位。据史料载,从隋朝初年到明朝初年的七八百年间,大云寺由于佛塔地宫供养着至尊至贵的佛祖骨舍利,先后有隋文帝、武则天等多位帝王或下诏,或敕赐,大兴泾州佛事。惋惜的是,明朝初年的一场洪水,使泾州古城全城覆灭,也使坐落在泾河岸边的大云寺的地上建筑化为乌有。只要佛塔地宫里的石函、金银棺椁和佛祖骨舍利安然无恙,深埋地下,最总算1964年12月出土问世。

  专家们指出,此次泾川大云寺遗址出土如此密布的释教寺院文物,与泾州古城区域内已出土佛祖舍利的隋敕建大兴国寺、唐敕建大云寺、北周宝宁寺,现存遗址的宋敕建水泉院、元敕赐镇海寺、敕赐水泉禅寺以及泾川境内泾河流域的国家文保单位南石窟寺、王母宫石窟、罗汉洞石窟、韩家沟石窟、丈八寺石窟、太山寺石窟等很多石窟组成的“泾川百里石窟长廊”,一同成为泾川释教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重新认识和点评东进华夏、西出长安榜首门户泾川的前史方位供给了实证。

  对现在已出土的文物,依照省市文物专家的定见,暂存于泾川县博物馆。鉴于这次出土的文物数量很多,价值严重,从出土方位、前史渊源、学术领域等方面均与大云寺释教文明具有非常亲近的联络,为便于文物的维护和学术研究,有关人员主张在现在已建成的大云寺文明园内择址建筑专门的宗教博物馆予以保存。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