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自己创制的汉字拼音方案中国切音新字编成国人第一本拼音著作《一目了然初阶》,由此拉开了汉字改革的大幕。
1958年1月10日,周恩来总理在政协全国委员会的一次报告会上作了《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对卢戆章在创制拼音方案方面的历史功绩给予肯定:从1892年卢戆章的切音新字开始,当时我国的许多爱国人士也都积极提倡文字改革,并且创作多种拼音方案。
回望卢戆章的一生,在街头巷尾、学堂庙宇,都有他传授拼音的身影。在民族国家危亡、文化积弱之际,他打破国人学习知识的壁垒,燃起文化革新之火,以期实现教育救国。
在厦门市同安区大同街道古庄村大社里,有一栋有着浓厚闽南民居风格的两进双护厝砖木建筑,从外墙望去,红砖与石板相间,古厝门楣上悬挂着金漆匾额,四周缀满了汉语拼音,美观大方。
据《同安文物》记载,这座古厝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清咸丰四年(1854年)十二月十八日,卢戆章就出生在这里。
卢戆章9岁入义学,18岁参加科举考试,可惜不中。他先是在堂兄家的书塾执教一年,后又在邻村英埭头执教两年。因缘际会之下,卢戆章开始有效学习西洋的科学知识,从此“感欧美各国皆拼音成文,便恍然发改造汉字的宏愿”。彼时,正值清政府在战争中战败,国家和百姓都处在“欧化东渐”的时代背景下。受此影响,卢戆章认为“求学期以济世,寻章摘句胡为者”,思想逐渐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也更加坚定了卢戆章改革音字的决心。
同安多山,可耕之地少,广阔的海洋提供了对外沟通的窗口,且同安位于闽南地区中心位置,是海上交通的中枢之所在,拥有优良的港口和便利的海上交通条件,自古多有同安先民下南洋。“五口通商”确立后,厦门港也成为当时闽南华侨出海的集散地,不少同安人在此开启“经略南洋”的旅程。
1875年,21岁的卢戆章南渡新加坡,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英文。25岁时,卢戆章从新加坡回到厦门,由于他既会闽南语又懂英文,因此成为一名教授语言的家庭教师,在当时颇具声名。其间,他应英国传教士马约翰的聘请,帮助翻译《英华字典》。
经过十几年的苦心钻研,1892年,卢戆章写成了厦门话的切音字专著《一目了然初阶》。书成之后,卢戆章手抄全文,自费刻成木版,并自行出资请厦门五崎顶倍文斋刊印发行。
《一目了然初阶》自序中记载:“闲隙之时,欲自著华英十五音,然恐漳泉刻本之十五音字母不全,于是,苦心考究,至悟其源源本本。则以汉字、话音数学字母全切为一字,长短参差,甚占篇幅。忽一日,偶触心机,字母与韵脚(即十五音)两字合切即成音。自此之后,尽弃外务,朝夕于斯,昼夜于斯,十多年于兹矣,无非考究作字之法。因将天下三百左右腔字母之至简易平稳者,又参以己见,选此五十余记号画为中国第一快切音字之字母。”
毫不夸张地说,《一目了然初阶》的出版,揭开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语文现代化运动——切音字运动的序幕。
在《一目了然初阶》的封面,卢戆章写下一副对联:“一目了然,男可晓,女可晓,智否贤愚均可晓;十年辛苦,朝于斯,夕于斯,阴晴寒暑悉于斯。”足见其创制切音字的良苦用心。
卢戆章创制切音字的目的,是要普及教育,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使祖国富强起来。书中有一幅插图,画着一个读书人握笔苦思,上面写着“思入风云变态中”七个字。“风云变态”就是当时国事动荡、变法图强的时代特点,表现了他为救国图强而苦苦思索的心态。
在同安区祥平街道凤祥南路,为纪念卢戆章而建设的雪樵公园慢慢的变成了附近居民游玩的好去处。公园以“跃动的拼音元素”为设计主题,并结合卢戆章对语文现代化运动的贡献,将拼音文化串联整个园区。将拼音文化融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这也与卢戆章创制切音字的初衷不谋而合。去年,第一届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厦门站就在此举办。
卢戆章所创的“切音”即拼音,与当下通行的现代汉语拼音不同,《一目了然初阶》采用厦门腔为汉字注音,并设计15个声母(即“15音”)、33个韵母(即“字母”)、14个鼻化韵母(即鼻音,采用在字母上加符号的方法表示)、8个声调(即“8音”)。声母和韵母的写法采用的是拉丁字母符号及其变体,拼音的时候采用声韵双拼。
值得一提的是,卢戆章的切音字母也是第一个实行分词连写和符号标调的,他编写的切音字读物的拼音文字全部采用分词连写,其中《一目了然初阶》用的是短横标示,他还设计了6种符号用以标示注音语调。
这套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方案在拼写方法等多个角度与我们目前使用的“汉语拼音方案”相同,为后续“汉语拼音方案”的设计提供了诸多借鉴和参考。
现如今,孩子们利用汉语拼音字母给汉字注音,便能够迅速学认汉字,统一读音。拼音的作用也如卢戆章当年预想的:“基于切音为字,则字母与切法习完,凡字无师能自读;基于字话一律,则读于口遂即达于心。”
《一目了然初阶》面世之后,卢戆章广招学生,办起了切音字教学班,专门教不识字的船工、小贩等。据传,凡是上过教学班的人,只要半年就可以看书写信,连不少外国人都加入到教学班来。一时之间,切音字教学班在当时的厦门十分风行,影响日益扩大。
1898年,维新运动开始,在京任职的安溪籍官员林辂存路过厦门,看到切音字效果非常明显,即呈请都察院代奏切音字。光绪皇帝随后颁下谕旨:“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调取卢戆章等所著之书,详加考验具奏。”
清政府的重视,让卢戆章看到了希望。于是,他多次“于万难中拮据资斧”,从厦门跋涉至北京,向清政府呈缴切音方案。但遗憾的是,当卢戆章把切音字书呈交到北京后,晚清政权屡遭列强势力打击、积贫积弱,最终无暇顾及此事,汉字改革一事就此搁置。
数度赴京、频频碰壁,但卢戆章却愈挫愈勇,继续研究切音字。一年之后,他又推出了《一目了然初阶》的节本《新字初阶》,仍为个人出资刊印。卢戆章先后设计出4套涵盖北方语、闽南语等不同语系的汉语拼音方案,在第一套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方案之后,他还设计了3套具有汉字外形特点的汉语拼音方案。
虽然卢戆章的拼音方案没能被官方推广,但在民间引起了广泛关注。卢戆章的名字也逐渐传遍了厦门、福建乃至全国。他的文字改革理念得到慢慢的变多人的支持和认可,许多学者开始模仿他的做法,创制出各种新的文字形式。
一个人的“小道”,最终成就了众人的大道。据统计,自《一目了然初阶》问世到清朝灭亡,20年间所提出的切音字方案近30种。
在100多年后的今天,像卢戆章那样用拼音传授闽南语的方式从未中断。2016年,同安工业社区大学成立,作为一所集公益性、综合性、社区性于一体的区域性教学机构,学校面向全体居民开设闽南语培训班,利用休息日免费教授闽南语和闽南文化。
民间学者对此也多有研究,《同安方言语汇》《学讲同安话》等各类关于闽南语拼音教学的书籍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书中用拼音把闽南语的发音、语调都逐一标明,让更多人能轻松学会闽南语。卢戆章的精神就像一条纽带,把闽南语文化不断地传承下去。
“拼音的发明,为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它使得识字教育更高效,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为社会的进步注入新的活力。”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詹石窗表示,汉语拼音的国际化,让汉语变成全球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不仅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1928年, 卢戆章去世,葬于厦门鼓浪屿鸡母山。在鼓浪屿的鸡山路上,有一条约500米长的花岗岩便道,整条石板路面镌缀了许多汉语拼音字母和标点符号,当地居民称为“拼音道”,在小道的起点,竖立着一尊卢戆章的雕像。
1992年,纪念语文现代化运动100周年座谈会上,与会专业技术人员一致认为,百年的语文现代化运动,应从1892年卢戆章发表“中国切音新字”算起。
除了开中国拼音字母之先河外,卢戆章在推广京音统一语言、推行白话口语、使用简体汉字、提倡新式标点、实行横排横写等方面也贡献卓著,因此被称为“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