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时美刻:中国丝路遗产数字活化科技艺术巡展”四川成都站开幕式与“过去的未来:丝路遗产的数字艺术诠释”文化遗产数字活化研讨会于广汇美术馆成功举办,展览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美时美刻:中国丝路遗产数字活化科技艺术巡展”四川成都站,是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由四川美术学院、大足石刻研究院主办,广汇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承办。
本次展览集中呈现数字交互、虚拟影像、3D打印、数字绘画等科技艺术作品共计100余件,既是对历史的重绎与解码,也还是为了使观者在沉浸式的感知体验中,加深对丝路遗产的认知与认同,从而促进民间传统文化在当下时代的传承与发扬。
作为千年来历史演变的结晶,丝路遗产以其丰富的形态、生动的样式呈现着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在本次展览中,您能看到新媒体艺术家林俊廷以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为原本的造像创作,他用数字艺术的方式,创造了活在当下的数字遗产。
本次展览立足于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与创新性转化,展览力求以新语言、新形式、新内容为中国文化遗产的全球性公共展示与公众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新范式,探索艺科融合发展的深内涵、深意义、深价值、探索跨界合作平台力量的广视野、广维度、广影响,赋能川渝文化高质量发展和文化共建,为丝路遗产的文化传播搭建立体化的路径与多元的机制。
开幕系列活动当天,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天府新区相关政府部门出席开幕仪式,来自行业和地方有关单位、高校、媒体的百余名嘉宾参加了“美时美刻:中国丝路遗产数字活化科技艺术巡展”四川成都站展览开幕仪式。
本次开幕仪式由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天祥主持,广汇美术馆馆长张格芳,新媒体艺术家、四川美术学院文化遗产数字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及首席专家、实验艺术学院教授、硕导林俊廷教授先后致辞,大足石刻研究院刘贤高副院长致辞并宣布展览与研讨会正式开幕。
同日,以“过去的未来:丝路遗产的数字艺术诠释”为主题同步开展了展览配套学术研讨会,由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天祥主持,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魏葵宣布本次学术研讨会正式开始。新媒体艺术家、四川美术学院文化遗产数字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及首席专家、实验艺术学院教授、硕导林俊廷,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刘旭光,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马琳先后作主旨发言。发言主要围绕科学技术对于艺术的重构,新媒体技术赋能传统艺术,让艺术接受者不再只是被动接受艺术,而是主动参与其中与作品产生交互。
圆桌论坛环节由新媒体艺术家、四川美术学院文化遗产数字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及首席专家、实验艺术学院教授、硕导林俊廷主持,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马琳,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刘旭光,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王天祥,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王海燕共5名艺术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论坛研讨。会议以“丝路遗产的数字艺术诠释”为讨论中心,结合了时下大众流行的话题,探讨了传统艺术遗产的活化路径。现场观众也踊跃发言提问与老师进行互动,共同探讨数字艺术新的可能性。
随后,青年论坛环节由来自四川美术学院的青年学者们围绕“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发展、数字活化、大足石刻”等议题,共同探讨了“敦煌壁画数字活化路径——以作品《梦景敦煌》为例”“从接受美学视角看泰山皮影展演方式的创新与发展”“大足石刻8号龛千手千眼观音护法神考释”“张大千的‘摩登戒体’与敦煌造像”等重要问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马琳、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刘旭光、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王天祥、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王海燕参与学术主持和评议工作。
本次“美时美刻:中国丝路遗产数字活化科技艺术巡展”四川成都站展览与学术论坛活动以“中华民族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为指引,集结了多名专家学者,一同探讨传统文化遗产在数字科技时代语境下的新发展路径,通过多维度的展览形式与多层次的理性探讨,将民间传统文化与数字赋能相融合,使得历史文化遗产在数字科技下焕发出新的光彩,对继承与创新民间传统文化遗产具有重大意义。
承办单位:成都天府新区广汇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实验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