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广大学子而言,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高考之后的志愿填报环节也同等重要。
而在志愿填报环节,部分考生会将专业的就业率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确实,如果就业率无法保障,那么大学期间的学习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但是,有的考生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就没有关注到就业率这个重要指标,等到将来就业的时候,才感受到自己的处境是多么被动。
在安徽省人民政府官网上,一则通知特别醒目。这则通知中的核心内容便是:《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如果大家看了这则通知,就会发现里面有一条很重要,甚至让众多高校慌张不已,那就是:
简单来说,如果某个专业连续3年,学生的就业率都未达到60%,这就从侧面反映出这个专业要么是社会需求没那么大,要么就是高校在该专业的实力并不那么强,导致社会认可度不够。
既然如此,那么这所高校的相关专业就没有继续招生的必要了。不然招了又不能够确保就业率,这不是坑学生吗?
所以,安徽省出台的这则通知可谓是给高校敲响了警钟,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保护。
如果大家关注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或者某个省份的专业布局与需求分析报告,就能发现部分专业的就业率确实不高,而这些专业也将成为今后暂停招生的重点关注对象。
比如贸易经济、阿拉伯语、金融学(国际金融)、雕塑、英语(翻译)、金融学(农村金融)、法学等专业,就业率就不是很高,普遍低于60%,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这种状态持续3年,那么这些专业就可能面临被暂停招生的尴尬结局。
从总体就业形势来看,一般理工科专业比文史类专业更易就业,社会需求量更大。
所以,能够正常的看到,大部分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都是文史类专业,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将来部分文史类专业可能在部分高校面临暂停招生的尴尬处境。
当硬要求出台之后,对于安徽省各大高校而言,一种紧张感不自觉地出现。很多高校都感觉到一种惊慌。毕竟如果某个专业暂停招生,一方面需要仔细考虑学校的师资队伍如何安排,另一方面对于高校而言也会减少部分收入。
当然,如果学校总实力较强,比如安徽的中科大,自然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因为社会对于中科大毕业生的认可度很高,那么与之对应的就业率就比较理想。
但是,并非所有高校都是中科大,难免会有部分高校名气不是那么高,专业就业率难以达到60%,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他们就得考虑采取怎样的举措积极应对了。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有个别高校为了更好的提高专业就业率,便要求毕业生必须签订就业协议才能发放毕业证,其中有些就业协议并不是真实的。
这种“刷数据”的行为让学生们苦不堪言,而且对于下一届学生而言,他们看不到真实的就业率,就可能被误导,最终后悔4年。
所以,在严格落实连续3年就业率达不到60%暂停招生政策的同时,也得严格监督,确保各大高校反馈的就业率真实有效,避免就业率“掺水”导致让家长和学生来买单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