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坐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这处国际文明艺术宝库始凿于公元5—6世纪的北魏王朝时期,是释教艺术东传我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的释教艺术宝库,石窟规划宏大,内容丰厚,雕琢艺术精深,形象生动感人,代表了公元5世纪国际美术雕琢的最高水平。
石窟依山开凿,规划雄伟,自东迄西约1公里的山崖上,现存首要洞窟45个,隶属洞窟209个,各类释教人物造像59000余尊,各类龛式、塔形和纹样20000余处,雕琢面积达18000平方米。
云冈石窟艺术以规划宏大、体裁多样、雕琢精巧、内在丰厚而举世闻名;以典型的皇家风仪造像而异于其他前期石窟;以融汇东西、贯穿南北的显着的民族化进程为特征,在我国石窟艺术中别出心裁,使得云冈石窟成为我国石雕文明艺术静默厚重的言说者。
云冈石窟的造像依照开凿的时刻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各有特征。前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淳厚、质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修富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金碧辉煌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划虽小,但人物形象消瘦秀美,份额适中,是我国北方石窟艺术的典范和“秀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琢,也是其时释教思维盛行的表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释教艺术向我国释教艺术开展的前史轨道,反映出释教造像在我国逐步世俗化、民族化的进程。多种释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完成了史无前例的融会贯穿,由此而构成的“云冈形式”成为我国释教艺术开展的转折点。拓跋王朝前都平城,后都洛阳,再后分家邺城、长安,其丝绸之路的昌盛虽仅百年,却是中西文明剧烈磕碰,释教及其艺术源源东来、欣欣向荣的鼎盛时期。云冈石窟作为丝路上一颗灿烂的明珠,在释教东传及文明交融的进程中发挥了无足轻重的效果。之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以及北朝时期很多释教石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遭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我国化”的开端。云冈中期石窟呈现的我国宫廷修建款式雕琢,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出的我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制作中得到遍及使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修,更出色地展示了浓郁的我国式修建、装修风格,反映出释教艺术“我国化”的不断深入。
走进云冈石窟,大像窟、佛殿窟、塔庙窟各式各样,西域遗风的淳厚憨厚、北魏中期的冗杂富丽及晚期的“秀骨清像”交融磕碰、调和共生,造就了佛像艺术在我国的第一个高峰期。纵观连绵1公里的洞窟,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厘米,或坐或立,或庄严肃穆悲悯苍生,或拈花一笑普渡众生,它们的形状神采动听。有的居中正坐,绘声绘色,或伐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欢欣鼓舞,或怀有琵琶,面向游人。这些佛像,飞天,供养人面貌、身上、衣纹上,都留有古代劳动听民的才智与艰苦。许多造像还显着流露着波斯颜色,这是我国古代公民与其他几个国家友好往来的前史见证。云冈石窟,是在我国传统雕琢艺术的基础上,汲取和交融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云冈石窟于2001年被列入《国际文明遗产名录》。国际遗产委员会点评云冈石窟: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我国出色的释教石窟艺术。其间的昙曜五窟,布局规划谨慎一致,是我国释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