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定格了2007年6月27日,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会场情景。那天下午2点15分,随世界遗产大会执行主席松浦晃一郎手中木槌的落下,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重要组成部分的武隆喀斯特也不负众望,全票通过,一并入选。一个位于渝东南偏远山区的县城,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荣光,正式走向了世界舞台。
2003年10月29日,国家建设部在贵州兴义召开“中国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座谈会”。会议释放出一个信号:若成功申请变成全球自然遗产,不但可以使其受到更好的保护,还可以极大地提高知名度,推动地方旅游发展。适逢当时的武隆县委县政府经全面调研,认为受地理条件限制,武隆不具备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农业也是其弱项,唯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武隆得天独厚的优势。扬长避短,发展旅游业才是武隆的最佳选择。因此,对武隆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很快,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将芙蓉洞作为申遗预选名单,全力以赴参与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然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一直被比作角逐旅游业的“诺贝尔奖”。特别是当了解到申遗需要耗资几个亿,且有的竞争对手已经准备了多年后,县里有的部门犹豫起来。关键时刻,县委领导站出来鼓励大家,申遗成功固然重要,但不能只盯着结果,即便最后不成功,但也宣传了武隆旅游,向世界进发了一步!
不久,县里向市里正式递交了将芙蓉洞纳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的请示,同时成立了县申遗工作领导小组。2003年12月22日,市政府决定,将奉节天坑地缝、南川金佛山、武隆芙蓉洞打捆列入提名地申报清单,提交国家建设部。
其实,在市政府的3个提名地中,武隆申遗准备工作起步最晚,但却最坚定,并坚持到了最后。
申遗前期,工作繁重,所有参与申遗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奋战在岗位上,时任县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叶成礼为了筹备申遗工作,无暇顾及生病的母亲;英语翻译潘杰全心投入工作,婚期一推再推;时任县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规划科科长刘强长期留宿办公室,一个月仅回家住了两晚;工作人员曾学莲临盆前一天依然坚守岗位;普通群众谭成伦,不计报酬帮助工作组绘图准备资料……据武隆区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回忆,申遗筹备期间,因为缺乏资金,当时县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甚至有几位同志还将自己的房子抵押,借款给单位。正因为每一个人都拼尽了全力,才实现了武隆的后来居上——仅用一年时间,申遗工作组完成了规范的中英文对照文本《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芙蓉江风景名胜区》的编写,并邀请国内外专家前来考察,撰写了一批有价值的学术论文,高效完成了前期筹备工作。
2005年3月至6月期间,国际岩溶自然遗产地专家、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联盟洞穴专家和世界遗产专家到武隆考察,建议将芙蓉洞——芙蓉江洞穴系统、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和后坪天坑喀斯特系统作为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进行打捆申报。于是,县委县政府积极争取市政府支持,破格批准后坪天坑为重庆市市级风景名胜区。同年8月,国家建设部同意将拥有芙蓉洞——芙蓉江洞穴系统、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和后坪天坑喀斯特系统的武隆喀斯特作为重庆市的唯一申报提名地。紧接着,申遗工作领导小组联合有关专家组又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编制出《中国南方喀斯特——武隆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申报文本,并参照国际标准,编制了中英文版的《重庆武隆喀斯特保护与管理规划》。2005年12月31日,国家建设部正式确定武隆喀斯特作为重庆市唯一申报地。2006年1月8日,中国政府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递交了申遗文件。
2006年3月28日,武隆召开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动员大会,县有关领导率先立下军令状,相关乡镇、部门等也纷纷签订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向申遗过程中最基础但又最复杂的环境整改治理工作发起冲刺,全县48个单位协力参加,仅用80多天便完成了54个项目的环境整改治理工作。
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临到申报的最后关口,却遭遇了一次突如其来的质疑。2007年5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组在审读武隆喀斯特地貌的报告时,由于大多数专家未亲临武隆,对武隆喀斯特地质的规模及其反映地球演化历史的科学价值认知不足,认为武隆喀斯特的科学价值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于是向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建议,将武隆喀斯特纳入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批申报项目。此时,距离世界遗产大会召开仅剩一个月的时间。
县委县政府没放弃,派人赶往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进一步提交了有关的资料,并当面向专家学者阐明武隆喀斯特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面对详实的资料和全面深入的介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威廉姆斯等国际知名遗产保护专家致信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重新肯定了武隆喀斯特的价值。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也最终同意,重新将武隆喀斯特纳入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表决。
中国南方喀斯特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6个世界自然遗产,而其中的武隆喀斯特更是填补了当时重庆世界自然遗产为零的空白。“武隆喀斯特包含了被称为天坑的巨大垮塌洼地和罕见高度的天生桥,天生桥之间延伸着深度很大的无顶洞穴。这些壮观的喀斯特特征有着世界级的品质。武隆喀斯特代表了经历显著抬升的内陆喀斯特高原,其巨大的漏斗和天生桥是中国南方天坑景观的代表。武隆喀斯特景观包含了世界上最大的江河系统之一——长江及其支流的历史证据。”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决议,给予武隆喀斯特高度评价,也逐渐增强了武隆人民守护自然瑰宝的决心和科学开发激活旅游产业的共识。
县里先是筹资6.8亿元回购由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的六大景区,成立国有性质的喀斯特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保护性运营;设立专门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机构,严格遵照《世界遗产公约》及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有关法规,编制完成《重庆武隆喀斯特保护与管理规划》《重庆市芙蓉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设计》《天生三桥风景名胜区总体设计》《后坪天坑风景名胜区总体设计》等保护规划;在遗产地核心区和缓冲区界安装界碑、界桩,明确禁止开发、限制开发和确定开发区域,严厉打击开山采石、违规建房、破坏水体、损坏钟乳石、砍伐珍稀林木、捕杀野生动物等破坏自然遗产资源的行为,确保武隆喀斯特的自然性、原真性和完整性;创新开展遗产资源“守护者”评选活动,并得到了教科文组织驻中国官员卡贝斯女士的高度评价,在世界遗产大会上予以推介;编印了全国首本世界自然遗产科普教材《武隆喀斯特与世界遗产》,并纳入武隆当地中小学课程开展培训;先后出版了《喀斯特机密》《中国国家地理武隆喀斯特专刊》等学术期刊。
有了世界自然遗产这块“金字招牌”,武隆逐渐探索出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保护—开发—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生态旅游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坚定了走绿色崛起的发展道路。申遗成功后,在眼前利益与绿色发展之间,历届党委政府从始至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将生态资源转变为发展优势,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总面积达38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60平方公里。原住民生产生活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共涉及7个乡镇15个村(社区)76个组11882人。遗产地范围内的原住民为保护世界自然遗产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如何保护原住民的利益,让遗产地的发展成果惠及原住民,是自然遗产保护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县里先是针对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游摊游贩等现象,在天生三桥进出口、龙水峡地缝出口、芙蓉洞票务中心分别设置商贸区,修建摊位134个,在天生三桥提供34乘轿运服务岗位,为202户原住民解决就业问题。2012年至2015年间,投入8000余万元,在遗产地核心区外的仙女山镇度假区中规划安置区,迁出核心游览区内的44户村民。
2017年,武隆撤县设区。区委区政府举全区之力发展生态旅游,开展品牌营销,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武隆游客量开始年年翻番。2006、2007年武隆景区游客接待量分别为130.52万人次和164.26万人次。2020年武隆世界自然遗产地游客接待量达3701余万人次,相较于2010年的1018余万人次,足足翻了一番多。同时也吸引了《满城尽带黄金甲》《变形金刚4》等电影剧组前来取景,俨然成为了重庆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并逐步走上国际舞台。2015年,武隆获得联合国颁发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2018年,武隆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
时光奔涌不歇,奋斗驰而不息。曾经的山旮旯武隆,全境大山,满地石头。老百姓守着大山、石头,过的是穷日子。如今,山区变景区,石头开了花,一幅全新的小康新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欢迎下载第1眼新闻APP,点击“逗听”专区,关注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档案主题宣传活动《百年追梦人》。